保密战线历来是必争、必守、必保之重地。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保密工作伴随着党的筹建而产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制定出我党最早的保密规定,提出“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此后,保密工作卓有成效地保障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不断取得胜利直至夺取全国政权。
在全市掀起保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热潮之际,为扎实推进我院深化能力建设“工作落实年”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法院干警的保密意识和使命担当,特开设《传承红色基因、讲述保密故事》专栏,邀请中院机关青年干警为我们讲述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红色保密故事。
三大武装起义中的保密工作之广州起义的秘密行动
讲述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第三小组成员 刘冬梅
1927年12月,广东省委根据党中央指示准备发动起义。在张太雷的领导下,他们始终非常注意保密。
按照计划,起义以第四军教导团(由叶剑英领导)、警卫团一部和广州工人赤卫队为骨干,于当月11日凌晨发动。在此之前,教导团为了麻痹敌人,照常出操、上课、学习。参加起义的黄平回忆:“暴动前还讨论了叶剑英的问题,是否事先告诉他暴动的打算、时间和计划,他当时似乎还不是党员(实际上叶剑英已于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组织关系保密的原因,广东省委不掌握此情况),我们以为他虽然跟我们走,但是在敌人军队中毕竟是有相当地位,不宜把我们暴动的计划告诉他。所以叶剑英事先是不知道的。”
起义发起后,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军战斗到第三天,被迫撤出广州。敌人疯狂反扑、搜捕屠杀,很多同志不得不秘密撤离。
聂荣臻曾经回忆说:“敌人到处搜查,搞得人心惶惶……我和杨剑英同志于暴动失败后还在八旗会馆对面我暂住的那间房子呆了三天,然后化装成商人到香港。”叶剑英则是在省委交通员李运全的帮助下离开广州的,1927年12月14日,他打扮成洋行职员,坐船前往香港。“当时敌人在船上搜查甚严,李运全说服船上的进步海员,把叶剑英安排在船长室,避过了敌人的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