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司法公开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案件时空 法治论坛 机构设置 思想作风 党的建设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工作落实年】传承红色基因 讲述保密故事——我在绥化中院话保密(第一期)

发布时间:2023-05-08 09:31:58




    保密战线历来是必争、必守、必保之重地。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保密工作伴随着党的筹建而产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制定出我党最早的保密规定,提出“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此后,保密工作卓有成效地保障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不断取得胜利直至夺取全国政权。

    在全市掀起保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热潮之际,为扎实推进我院深化能力建设“工作落实年”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法院干警的保密意识和使命担当,特开设《传承红色基因、讲述保密故事》专栏,邀请中院机关青年干警为我们讲述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红色保密故事。

      

    优良家风、保密传承之保密已成习惯

    讲述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第三小组成员 李胜男

    我在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话保密,今天我要讲的红色保密故事是《优良家风、保密传承之保密已成习惯》。

    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非常注重家风养成教育,在保密方面尤甚。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们都始终带头遵守保密纪律,把严防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泄密作为一条严肃的保密纪律来抓,以坚定的党性观念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既是党的保密工作创始人,更是遵守保密纪律的典范,即使面对自己的亲密爱人兼战友,也能做到严守保密纪律。

    在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内,保存着一张特殊的“全家福”,这是杨开慧1924年在沪期间,和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的合照,也是这个家庭唯一留存的“全家福”。这张没有毛泽东的“全家福”,生动诠释了毛泽东严守党的保密纪律的红色家风,也体现了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1924年,杨开慧和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上海,与时任中央秘书的毛泽东团聚,这是一家人难得的天伦时光。杨开慧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家人团聚时拍一张全家福。杨开慧抵达上海后,当晚,时任中央妇女部部长向警予就向杨开慧传达了中央对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属立下的规矩:“不许随便上街,不许随便会客,不许随便串门,尤其是不能与中央领导人随便拍摄合影,以免暴露身份,泄露党的秘密。”虽然拍全家福是杨开慧多年的心愿,但为遵守党的保密纪律,毛泽东和杨开慧决定“小家心愿”服从“大家安排”。直到1930年杨开慧被军阀杀害牺牲,毛泽东也未能满足妻子的心愿,这也成为一代伟人心中永远的痛楚和遗憾。

    周恩来作为党的领导人,一直是严守保密纪律的典范。邓颖超在《一个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的共产党员》中,深情回忆了周恩来同志为党的事业保守秘密的崇高品格,同时也披露了他们相互提醒,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的生死相约。邓颖超在文中记述了周恩来在南昌起义前严守保密纪律的细节:“七月十九日,要离开武汉的时候,在晚饭前后才告诉我,他当晚就要动身去九江。去干啥,待多久,什么也没有讲。我对保密已成习惯,什么也没有问……后来还是看了国民党的报纸,才知道发生了南昌起义。”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