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司法公开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案件时空 法治论坛 机构设置 思想作风 党的建设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扶贫路上党旗红 凝心聚力齐攻坚

发布时间:2021-05-21 17:08:01









    5月14日上午,在黑龙江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驻兰西县奋斗乡春岭村工作队荣获黑龙江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省法院系统仅一家集体获此殊荣。

     绥化市法院驻村工作队自2017年5月驻村后,成立了驻村临时党支部,帮助春岭村深入抓好村级党建,进一步促进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效。所驻春岭村“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完成率达到100%,41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和省级贫困线标准。2019年3月,春岭村脱贫攻坚工作以“零漏评”“零错退”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检查验收。2020年10月,随着3户5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后,春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80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完成了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驻村扶贫工作目标。

     一是始终把提升村党支部总体素质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抓手。几年来,工作队坚持与村党总支建立起结对共建制度,严格制度管理,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有效解决以往班子成员“懒”“散”等问题;优化班子结构,调整2名年轻、素质较高的党员纳入到村“两委”班子当中,换实现年龄结构优化、有效解决年龄老化,思想守旧等问题;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统一,先后开展党课宣讲33次,工作队与“两委班子”共同学习37次,与村民党员谈心400余人次,组织开展全村环境卫生整治、为孤寡老人清理家庭卫生、秸杆禁烧巡逻、义务插柳等活动30余次,有效解决“只动口,不动手”等问题,在移风易俗、扶贫扶志扶智和全面提升脱贫工作整体水平中见了成效,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真正把基层党建的工作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二是始终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推手。驻村以来,工作队与村党支部成立了3支由1名工作队队员和1名村干部、3名群众党员组成的“党员突击小组”,在精准识别、精准退出、隐患排查、抗击疫情等艰难险重的任务过程中,“党员突击小组”第一时间深入到一线,用党性保证质量,“深、细、实”并举,“法、理、情”并重,最累、最苦的工作党员冲在前,四年多来,“党员突击小组”入户走访调研300余次、消除各类隐患20余个、有效解决实事70余件次,高质量高标准的调查和排查成绩,结出了“零漏评”、“零错退”、无返贫风险、无疫情隐患的硕果,有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是始终把为民排忧解难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常态内容。工作队和村党支部坚持帮助解决群众关注最高、感触最深的问题,用真心凝聚民心。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要放到第一位来抓。解决贫困户住房39户,其中C级房维修12户,D级房翻建26户,租房1户;31名贫困人口享受慢病政策和慢病资助等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人全部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全村9个自然屯全部接通了自来水,2019年末,建立春岭村供水厂,水质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6户贫困户享受小额信贷政策;年均县外省外务工9人,就地就近打零工3人,设置护林、保洁2类15个扶贫公益岗位,人均3500元左右;贫困人口中,78人享受低保、2人享受五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工作队组织开展义诊活动4次、为群众送医送药、捐赠衣物和防疫物资等活动40余次总价值6万余元;几年来为群众解决实事难事130余件次,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度与日俱增。

    四是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衡量标尺。驻村以来,工作队坚持与村党支部不懈努力,积极协调市、县相关部门,修建2条2.7公里村级硬化路、加宽原3米宽的硬化道路5.9公里;改良种植优质高产大豆500多亩;建立鸿雁养殖基地,养殖鸿雁3200只,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与村委会合作共建苗圃项目,带动2户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实现稳定就业,每户增收3000元,村集体年增收4万元;建立300千瓦光伏电站1个,贫困户年均增收约3000元;建立总投资800余万元的裕源养殖场,春岭村由原来的“空壳村”,一下变成拥有固定资产800余万元的富裕村。2021年1月,春岭村与兰西县东之民农业有限公司就裕源养殖场进行了签约合作,贫困户年增收2000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30余万元。民生的逐步改善,村级基础设施的极大增强,不但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政策温暖,感受到了出行顺畅、饮水健康、活动有场所、小病不出村的种种福利,而且有效摆脱了贫穷的困扰,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踏上了向乡村振兴前进的美好前途。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