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畅通、高效、便民立案工作体系,今年5月,绥化法院开启“互联网+立案”模式,全面推行网上(预约)立案服务、开通自助立案服务渠道、探索运行跨域立案服务工作,仅在2个月后即实现网上(预约)立案、自助立案开通率100%、跨域立案覆盖率100%。
为深入推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工作的开展,绥化中院制定下发了《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开展网上(预约)立案、跨域立案、自助立案工作的通知》,细化量化落实举措;全市法院分别邀请辖区律师代表召开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座谈会,推动法院与律师良性互动,广泛征求意见及建议;联合司法局、律师协会集中统一开展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宣传日活动,有效提升群众知晓度。截止到目前,全市法院已通过网上立案受理案件1342件,办理跨域立案98件,全市法院跨域立案均实现“零突破”。
海伦法院:利用互联网新形势不断推出多种诉讼模式,为提升立案服务质量,继开通扫码支付后,研究制定了“海伦法院微立案”二维码,当事人通过海伦法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现场展板等多种途径获取立案“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在输入相关信息后生成案件专属二维码,截屏提交给扫码立案专属窗口,符合立案条件的,即完成立案手续,平均立案时间15分钟,大幅缩短了当事人立案等候时间。
安达法院:推出了微信“立案小助手”服务,通过验证后,将联系方式、身份证正反面拍照发送给小助手,进行实名验证。验证成功后,即可与小助手进行在线沟通,享受诉讼服务。立案小助手具有立案咨询、立案预约、文书样本、法庭导航、查询跨域立案知识、公布工作机制及流程等功能,切实让当事人感受到“指尖诉讼”的便利。
兰西法院:因兰西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债权清收,大批案件涌入法院,总债权近千万,当事人遍布兰西县各个社区及乡镇。由于案件数量大、证据材料多、涉及范围广,法院推荐其进行网上立案。法院指派专人对信用社7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注册账号、提交材料和网上缴费等立案相关事项。第二天,信用社一次性提交了30起案件,仅用一日,网上立案工作人员将30起案件全部审批通过,信用社网上缴纳诉讼费后,现该批案件已进入审理阶段。从前30起案件至少要3天能立完,现在网上立案只用了1天,大大提升了立案效率,更让当事人享受到了“立案不出门”的便利。
青冈法院:线下依托诉讼服务中心,借助操作标识、宣传图版、显示屏等,向前来立案的当事人耐心讲解、引导、宣传,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宣传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工作,形成功能互补、协同有效的诉讼服务格局。11月1日青冈县人民法院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平台向阿荣旗人民法院提交跨域立案申请,该院跨域立案专员对该案进行审查并受理。从黑龙江青冈到内蒙古阿荣旗,需跨越800余公里,而此次立案过程仅用了5分钟。跨域立案的实施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目标。
肇东法院:注重规范工作流程,编写“跨域立案小百科”、制定网上立案攻略,普及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知识,“手把手”教会群众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全流程。
绥化法院将继续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契机,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力信息化手段,紧跟最高院、省法院决策部署,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提升诉讼服务实力,竭力为群众打造综合性、立体化、一站式诉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