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司法公开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案件时空 法治论坛 机构设置 思想作风 党的建设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市法院驻村工作队 把扶贫脱贫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发布时间:2019-05-09 11:22:28











    中春时节,走进兰西县奋斗乡春岭村,但见枝头吐绿,芳菲初显。明显加宽了的白色路面整洁开阔,村两边投资580多万元建起的二期裕源养殖场、300千瓦光伏发电等扶贫项目为贫困户在创造着不菲的经济效益。春岭村之所以有今天的变化,村民们心里明白,这得益于市法院驻村工作队进驻到这个村以来开始的扶贫工作。

     两年前,市法院从院机关精心挑选3名优秀党员干警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入驻春岭村开展精准扶贫。自驻村以来,工作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不动摇、不退缩、不懈怠的工作态度,夙兴夜寐,战贫斗困,奏响一曲铿锵奋进的扶贫乐章。两年来,春岭村“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解决,贫困家庭村户均增收实现4500多元,共有29户61人稳定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92%降至0.72%。今年3月2日,春岭村以“零差错”通过国家第三方检查验收组“脱贫摘帽”考核验收,得到各界认可和好评。

     党建引领  凝聚奋进力量

     工作队党支部始终把激活春岭村党总支在扶贫攻坚中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作为重中之重,与春岭村党总支建起结对共建制度,严格落实共同过组织生活等“五共同”制度和要求,开展党课宣讲,与“两委班子”共同学习,与村党员谈心,组织党员开展多项活动,有效提升村党组织整体水平。积极配合乡党委对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监督,加强对村级党员教育培训,实现全村57名常住党员政治轮训全覆盖。狠抓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建设,把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两名党员纳入到村“两委”班子,把3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驻村工作队党支部主动扛起抓班子、带队伍、管党员、干事业的第一责任,制定脱贫计划、实施扶贫项目等党建任务清单,实施“挂图作战”、“销号管理”。通过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梳理出5大类21条“问题清单”,有效解决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把基层党建工作活力转化为了脱贫攻坚的直接动力。

     破解难题  赢得群众信任

      刚入村时,驻村工作队认识到,要想赢得群众信任、理解和支持必须要啃下几块 “硬骨头”,用真心凝聚民心。李志国不幸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扔下妻子和3个未成年孩子和几万元债务。工作队帮助协调,不仅免除7000元丧葬费用,还帮助争取到保险公司5万元意外保险捐助费用,给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马明康老伴陈德荣身患心脏病多年,遇到惊吓就会发作而休克。每天入睡后,马明康都要给她含几粒速效救心丸。工作队通过咨询多名心脏病专家,给陈德荣抓药。在经过一个多月药物治疗的一天,马明康兴奋地跑到工作队,说老伴晚上在也不用喂速效救心丸,他现在晚上终于可以睡安稳觉了。王少堂家房子漏雨、魏荣芝改建住房、王桂荣孩子申请助学贷款……工作队用心、用情扶贫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村民们明白了,这个工作队不是来“做样子”“走过场”的,他们是真正驻村的,真正来给老百姓办实事的。

     产业支撑  助力脱贫攻坚

      工作队把产业扶贫作为提高村集体积累、增加贫困户收入的重要途径。经过多方运作,引进总投资580多万元的裕源养殖场二期项目,当年为全县130户贫困户带来收益。去年,驻村工作队协调县人民医院投资20万元,养殖3200只鸿雁,与鸿瑞养殖公司签订回收合同,通过鸿雁养殖为全村41户贫困户每户增收500多元;整合地块引入3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当年投入生产,去年让每户贫困户得到3000多元;通过三产融合项目为15户30人享受到三项目收益分配每人1000多元;为落实玉米秸杆“再利用”,驻村工作队多方考察,计划引进玉米秸杆压块加工项目。项目选址和部分设备购置已进入程序,相关手续正在办理,预计今年可生产。到秋后,还可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1000多元。

     改善民生  提升幸福指数

     工作队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脱贫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协调县交通部门,为西马场和叶家窝堡屯修建近2公里水泥路,对长春岭屯长近3公里道路进行加宽,通中心屯的路全部变成白色硬化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所有自然屯安装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的自来水;帮助37个贫困家庭解决安全住房问题,新建彩钢房26户、维修C级住房10户,筹资7500元为1户无房家庭租赁房屋;帮助8名贫困学生享受到教育扶贫资金;帮助6户家庭争取到30万元财政贴息贷款;设立村级公益岗,帮助14名贫困人员实现再就业,人均年工资3000元;帮助2名贫困人员参加就业创业培训,人均增收5000元;硬化文化活动广场,新增健身设施,重新装修村级卫生室,配齐配强医疗服务人员;加大与电信等部门沟通,全村移动网络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同时,为全村贫困户和60岁以上老人常态化体检,帮助37名患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员享受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帮助41户家庭和5名残疾人享受到兜底保障政策,将43名60岁以上贫困人员纳入新农保。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