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 记绥化法院改革开放40年(三) 发布时间:2018-11-05 16:00:48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步伐,人民法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同样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40年来,肇东法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同样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今年春天,一位退休已久的老法官走进肇东市人民法院的审判大楼。离开法院30余年的他深有感触地说,如今威严神圣的审判大楼、便民的诉讼服务中心、先进的信息化水平、高效的审判流程、阳光透明的司法行为以及法官的亲民态度,已远远超越的他所了解的肇东法院,这么多年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
回望过去,成绩来之不易;展望未来,倍感任重道远。肇东法院将进一步坚定信心,以坚强意志和旺盛斗志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工作目标,继续发扬传统,适应新的形式,继续改革创新,为肇东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40年来,青冈法院在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全面加强审判和执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40年来,我院在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40年来,我院伴随着法改之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浩荡春风起,奋进脚步疾。展望未来,青冈法院干警将继续以坚强意志和旺盛斗志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工作目标,继续发扬传统,适应新的形式,继续改革创新,为青冈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十载风雨历程,九州万里起巨变。1988年出生的我小时候只听见大人们口中们“如今的变化可真大”,但是自身感受并不深。直到来到法院工作后,有幸翻阅了望奎法院年鉴和一些单位泛黄了的老照片,这些真真切切的时间印记更显得尤为美好。那时的法官外出办案的时候,要带好卷宗、笔录纸、钢笔等,做调查笔录的时候,大多数是坐在小板凳上,膝盖垫上厚厚的卷宗,笔录做完,腿麻得都站不起来。判决书。是打在蜡纸上面油印的,校对的时候,眼睛非常累。如果一份判决书上面有一个错别字,就要整张纸重新打印,到了90年代中期,打字机换成了电脑。电脑的出现第一次解放了书记员们。通过打印机出来的材料,字迹清晰,速度更快,关键是修改非常方便,现在望奎法院建成了“科技法庭”,庭审笔录在制作的同时,法官、当事人、代理人都同时看到,并随时可以提出修改,庭审结束后打印就可以直接签名,不会再出现长时间的核对和修正,效率更高了。
时常听老法官们讲过去的故事,在那个物资设备不发达的时代,执行手段很单一,财产调查的方法也很有限,一个银行一个银行地跑,一笔财产一笔财产地查。对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能采取的措施也是有限的。2000年以后开始推行执行立案制,院里也从执行庭改设为执行局。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执行裁判文书公开、总对总查控系统、网络拍卖平台,一案一户案件管理系统,更公开、高效、便捷的处理案件。
新时代的明水法院人将继续恪守着司法为民的初心,坚守着自己的法治信仰,不辱使命、志存高远,迈入新时代,再启新征程。
|